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一)

荆州农科院前身为“荆州农林总场”,于1950年在荆州南门外建场,1958年迁至沙市东郊,到1998年设立荆州农业科学院至今,历经整整六十周年。6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其名称、地址、性质和内部机构的设置也不断变化,前后经过场、站、所、院四个时期,使用过十个名称。


1950年,荆州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后,经荆州地委、专署研究决定,于1951年初在荆州南门外阅马场建立“荆州农林总场”,管辖江陵八宝山林场和荆门水稻原种场。1952年6月开始到荆州城东门外马河渡至沙市南湖一带开荒扩场,9月命名为“地方国营荆州农场”。1955年3月25日更名为“荆州专区农业试验站”,改企业性质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1958年10月迁到沙市东郊,改名为“荆州专区文家岭棉花试验站”,另在江陵龙会桥设“水稻试验站”,同年12月23日,又将棉花试验站改名为“荆州专区文家岭农业试验站”。1960年2月3日将水稻试验站合并到棉花试验站,正式定名为“荆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全面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以及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业气象等课题的研究。1969年11月成立荆州地区农科所革命委员会。改革开放后,科研受到重视,1980年农科所科研组改为科研室,此后科研机构得到充实、发展。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农科所行政科室和经济实体有所增加。1994年荆沙合并,更名为“荆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5年沙市区岑河镇荆农村划归农科所,重建原种场。1997年11月,更名为“荆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机构改革,行政科室有所减少。1998年4月,改名为荆州农业科学院。2001、2004、2007三年,农科院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调整内设机构,按科研、开发、行政后勤三块设置,科研和开发机构得到强化,行政科室得以精简。


60年来,国家、省、地(市)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对荆州农科所(院)的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原国家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洪绂曾、陈耀邦、范小健,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等领导先后多次来所(院)视察并指导工作,原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也邀请农科所领导和农业专家座谈,肯定荆州农科所为全省农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3月,原湖北省委副书记王生铁来市农科院视察工作并题词。60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各届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经历了艰苦创业,搬迁所址;渡过难关,改变面貌;狠抓科研,发展生产;解放思想,改革管理;成果累累,人才济济的创业守业立业的发展阶段,使农科所由一个靠垦荒建成的地方农场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湖北省地市级重点科研单位。在荆州农科所(院)工作过的和现在正在工作的领导和职工同志们都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无私的奉献给了她,并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值得永远怀念的足迹。


 

发展历程(二)

荆州农科院地理位置分为工作区(科研试验基地)和生活区,试验基地地处荆州市开发区,属江汉平原中部,北纬30°12ˊ50"、东经112°21ˊ30",海拔高度32.5米,总面积908.8亩,周围与沙市农场接壤。生活区面积约48.5亩,位于沙市区南湖路和大庆路。全院总面积957.3亩。


经过六十年的努力,荆州农科院不仅建成了优良的试验基地,生产与工作条件大为改善,而且其他科研条件也初具规模。70年代,建成水泥晒场、仓库和脱粒间,添置近十万元科研仪器设备。80年代,又建成棉花、小麦试验楼。“八五”期间添置了病原物培养等科研设施,在工作区修建一栋棉花挂藏楼和一栋粮油挂藏楼。为改善农科所办公条件,1993年4月在工作区建成一栋五层综合楼。“九五”期间对120亩棉花试验田进行改造,修建沟渠,晒场和仓库,田间道路硬化为水泥路。良种试验场排灌设施齐全,科研试验田旱涝无忧。


2002年3月开始,农科院改造棉花挂藏楼、实验室、作物栽培室,新建网室、普通温室和种子资源库,新建病圃田、主支干渠、道路以及门房、围墙、工作区花坛、绿化等工程。2004年建组织培养室,同年设立综合实验室,配置40台大型仪器设备,改建轧花厂轧花车间、籽棉库及仓库;新建棉种精加工厂精加工车间及成品库,改建原料库,购置精加工厂全套设备。2005年3月起,在沙市南湖路99号修建产业化大楼,当年12月竣工。


生活住房由50年代领导住草房,科技人员是办公、休息、娱乐“三位一体”简易房,到60年代住八平方米的“鸽子笼”,发展到90年代科研、生产、办公、住房、娱乐各得其所。1983年到1999年先后建成11栋职工楼,总建筑面积达20450平方米,生活住房条件大为改善。绿树成荫,记载了老一辈的辛苦;小路新砌,印刻着新一代的忙碌。


 发展历程(三)

农科院科研活动基本上经过了封闭→半开放→开放的发展过程。50年代科研经费和课题直属省所安排,对外有较少的业务联系,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状态。60年代,在棉、麦、油、瓜的育种过程中,开始纳入省或全国的区试网络,处于半开放状态。从70年代开始、进入全国科研协作网络,先后参加十多个全国科研协作组。2006年以来,荆州农科院以自身科技创新为基础,通过课题实施和项目建设全面融入省级和国家农业科技体系,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品种育繁基地”。


从建立荆州农业试验站开始,在科研方向上不断地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调正和明确,经历了四个阶段:50年代全面调查试验,认识规律阶段;60年代引种和育种并重,配合以栽培、土肥、植保的研究,初见成效阶段;从70年代开始集中力量抓棉、麦、稻等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成效明显阶段;90年代开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杂交抗病育种与转基因抗虫、雄性不育育种、三系杂交配套等方面的研究有新的进展阶段。


荆州农科院地处江汉平原,气温、光照、湿度、病虫生态,都是江汉平原的典型代表,是一个长江中下游极有代表性的农业科研场所。建院以来,出色地完成国家、省、地(市)下达的水稻、棉花、大麦、小麦、油菜、玉米、大豆、西瓜、甜瓜、马铃薯的育种及栽培,植保等科研(项目、课题)及区试任务共1070项次。至2010年6月全院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37项,共选育品种(品系)93个。其中1983年以来通过国家、湖北省和外省新品种审(认)定总数为64个次(品种45个),鉴评成果(品系)28个,鉴评项目15个。获奖成果共87项次,其中*********4项,部级9项,省级22项,厅级5项,地市级47项。成果在主要省市推广面积达2.68亿亩,新增效益190.75亿元,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六五”、“七五”期间,荆州农科所育成鄂荆92及鄂荆1号等棉花新品种,推广面积占荆州地区棉田面积的90%,湖北棉田面积的86%,并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8500多万亩,鄂荆92原棉出口日、美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纺棉钢筋”。鄂荆92、鄂荆1号选育均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棉花新品种鄂荆1号通过国家审定,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七五”以前选育了荆州1号、荆州47与荆州66等小麦抗病品种,通过组织示范推广,大幅度减轻了沿江滨湖地小麦赤霉病的危害。“七五”期间,院西甜瓜育种成果主要有甜瓜荆农4号、西瓜荆杂1号等品种,共获省部级奖励2项。土肥研究室提出的看底土颜色和绿肥长相诊断缺氮和缺磷的简易土壤诊断方法,促进了江汉平原水稻产量的提高,发明的“土壤速效养分快速准确测定法”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在湖北省推广应用,大大加快普查进程。植保科研在粮棉油病虫发生规律和防治上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棉虫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项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八五”期间,农科院选育的鄂荆糯6号把高产、抗病和广泛的适应性结合起来,实现了糯稻辐射育种的一次重大突破,先后通过国家和六省审定,在北纬33°的南方十五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500万亩。GS鄂荆糯6号选育及推广于1990年8月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鉴定了新品系89-16。西瓜选育出荆州202和荆欣宝等品种。


“九五”期间,取得科研成果26项,其中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0项;选育新品种15个,新品种推广面积3500多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5亿元;其中选育审定9个棉花新品种,即鄂棉20,鄂抗棉4号、6号、7号、9号、10号,荆1246,鄂杂棉1号、2号;选育审定4个西瓜新品种,即鄂西瓜2号、3号、4号、5号,在湖北省所审定的5个品种中农科院占4个;审定水稻新品种GS鄂糯7号、鄂早12,其中鄂糯7号199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6月鄂早12被农业部推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早稻品种。承担省科技重点项目“鄂棉20大面积栽培示范”1999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汉平原湿地无籽西瓜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五”期间,共取得科研成果12项,其中获奖成果10项。共审定棉花新品种3个,即鄂杂棉4号、9号F1、15F1。共选育西甜瓜品种3个:即鄂西瓜6、 7号、11号,鉴评成果1项。有鄂早15、荆香48两个水稻新品种,分别通过审定和田间评议。大小麦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审定了一个小麦新品种鄂麦25。“十五”期间,新品种鄂抗棉9号、鄂杂棉1号、鄂杂棉4号、鄂西瓜7号的选育与推广等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科院荣获荆州市“十五”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十五”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先进单位等称号。


“十一五”期间,共审定6个杂交棉新品种,即鄂杂棉17F1、24F1、28F1,荆杂棉142F1、166F1、88F1。其中鄂杂棉24F1是湖北省审定的第一个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棉,鄂杂棉17F1是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抗虫兼抗枯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鄂杂棉24F1、鄂杂棉28F1通过国家审定。“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4F1”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鄂西瓜13、鄂甜瓜5号、春秋黑玉、荆杂18通过湖北省审定,鄂甜瓜5号和荆灵1号小果型西瓜是农科院首次通过国家审定的西瓜、甜瓜新品种,“鄂西瓜13的选育与推广”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麦类科研选育出荆黑麦1号、荆麦103等新品种,无腥大豆荆豆1号和早熟大豆荆豆2号于2008年、荆豆3号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从建国以来湖北省6次棉花品种更新推广应用的品种统计来看,绝大多数品种亲缘来源于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棉花品种。常规棉30个品种,3个品种由荆州农科院选育、5个品种利用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棉花品种作亲本材料,占26.7%;抗病棉品种15个,5个品种由荆州农科院选育,7个品种利用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棉花品种作亲本材料,占80%;杂交棉品种38个,11个品种由荆州农科院选育,占28.9%。可以说,荆州农科院在湖北省的棉花品种选育中占据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在国内也占有一席之地。鉴于荆州农科院在棉花品种选育上的突出业绩,省科技厅授予荆州农科院“九五”棉花育种科研先进单位。


荆州农科院学术委员会1981年成立,至2010年6月,历经五届。《科研年报》为农科院学术委员会主编的内部刊物,主要反映农科院(所)科研进展状况,较全面记录全院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勇于攻关、与时俱进的奋斗历程。


荆州农科院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棉花所、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及其他地市级农科院等20多家大学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作物育种及品种资源研究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据不完全统计,1953-2010年荆州农科院科技人员主编或参与出版著作、译文24部。1957-2010年农科院科技人员为第一作者在国家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31篇。其中1985-2003年获奖论文63篇。1978年以来,全院科技人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及参加全国性学会及所属二级学会组织召开的专业性、学科性或重大专题性全国或地区级学术研讨会约500人次。至2010年6月,全院举办学术报告会或研究项目汇报会120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作学术报告40多次。


“九五”以来,荆州农科院先后与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请进国外专家30余人次,选派10余人次出国培训学习,引进特色棉花优质种质资源近300份,还引进小麦、高粱、玉米、大豆、花生、水稻等种质。2001年12月,荆州农科院被批准为“湖北省引进国外智力棉花示范基地”,为扩大国际间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发展历程(四)

为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荆州农科院于1993年在湖北省地市级农科院(所)中率先投资组建了成果开发公司即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至2010年,公司注册资金3256万元,拥有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和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的“荆农”和“荆抗”两个商标,属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荆州农科院的成果转化历程和国家科技政策相应,经历了五个时期链接关键词。无偿服务期,1956-1979年,主要以科研为主,成果均无偿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发没有起步。有偿转让期,1980年始,荆州农科所尝试成果转化,形式为“一个承包、两个有偿、三个联合体”。1981年,荆州农科所在全国率先探索农业科研适应商品经济课题,逐步走出一条科研成果开发和服务新路子。1984年,农科所成立成果开发科,统一管理全所科研成果及开发工作。80年代共开发农作物新品种(品系)24个,提供良种1200万千克左右;通过示范引路,带种承包,上门讲课等多种形式,服务范围达湘、鄂、赣、川、豫等省,服务面积500万亩左右。共收到反馈信函3000多封,锦旗20面。科技成果商品化时期,1992年为适应市场经济,成立良种经营部,专门从事科研成果开发创收,1993年1月,农科所成立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公司统一管理成果开发,实行所、室两级开发、核算和管理体制。到1995年止,全所开发稻、麦、棉、油、瓜等新品种(系)共36项,累计开发推广面积达1.2亿亩,增加社会效益24亿元。


良种产业体系初建期,90年代中期农科贸总公司开发业务以棉花为主,其他作物由研究室开发。1998年,公司棉种开发从常规棉品种转为抗病棉品种,后期以常规杂交棉F2代为主,主要品种是鄂抗棉系列及荆杂棉系列;西瓜开发经历从有籽到无籽的创新过程,代表品种为有籽西瓜鄂西瓜2号、3号,无籽西瓜鄂西瓜4号、6号、7号。荆州农科院在育种科研单位创办经济实体,实现科技产业化,使科研、开发、创收有机结合,步入科研→推广→创收→发展的良性轨道。


链接关键词种子产业化时期,1997年农科院就在湖北省率先探索杂交棉产业化之路,先后经历常规杂交棉F2代→常规杂交棉F1代→抗虫杂交棉F1代的升级。2001年,农科贸公司获农业部颁发“全国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为湖北省获取“国字号”种子经营许可证四家单位之一,“荆农”和“荆抗”两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功。“十五”以来,农科贸公司按照“科技为先,质量为本,服务为重,诚信为旗”的指导思想,加强成果转化,增强创收能力。公司经营的“荆农”牌良种在省内外建有300多个种子直销网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市,与500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常年经营“荆农”牌农作物种子100多万千克,创利在500万元左右。“荆农”良种凭借科技优势和服务质量叫响大江南北,深受喜爱。


2006年以来,农科院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充分发挥院农业科技成果多、质量优、影响大优势。在农科贸公司自主开发同时,以多种形式转让棉花、西瓜等成果共18项,获收入1000多万元。2007年起,与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先后在石首、天门、公安等多地建立中试基地,并组织技术专班跟踪指导。


“九五”以来,科技服务全面展开,农科院多次组织专家参与科技下乡、专家讲课,展示科技成果,提供科技服务,定期参与荆州人民广播电台“农家乐”专家讲座;其中科技下乡150次,足迹遍布6省、40县市、300多个乡镇,培训农民150万人次,发放资料600万份;参加全国、湖北省科技博览会15次,举办科研成果示范样板田30万余亩。实施服务“三农”科普活动,宣传农科院科技实力,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好评,树立“荆农人”良好形象。


发展历程(五)

1955年,农业试验站对农业生产和试验计划实行“三包”管理办法,即包工、包产、包成本,以贯彻按劳付酬和同工同酬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1960年所部实行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统一核算原则下的生产队二级核算管理,执行“三包一奖(包产量、产值,包工及工资,包成本利润,超产奖励)”制度。1974年全所实行统一核算,所、队、组三级管理体制,实施“六定(定员定额、定产量产值,定课题计划,定种子质量、定费用投资、定工资总额)、一奖、一赔”管理办法。1979年3月30日,农科所召开首次职工代表会,实行民主办所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荆州农科所党委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勇于实践,1981年从微观上对农科所科技和经济管理率先进行改革的尝试,实行两个有偿(成果有偿转让,技术有偿服务),两个承包(土地、柜台承包),三个联合体(科研生产,育种繁殖、育繁推),三类管理(科研、良繁、工副商)的改革,从而促进了科研、生产、经济的发展。1982年3月13日,农科所职工代表会通过《科研、农、工、副、商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和奖励办法》。1988年3月29日召开职代会,通过人事、财务、医疗、福利等管理制度,规定科技干部实行聘任制,科室中层干部实行目标管理任命制,企业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研究室工人实行聘用制,农业工人实行土地承包制。农科所兴办的华沙公司、预制构件厂、华沙饮料厂,1989年为全所85名退休职工提供养老金和基本福利,安置近120名职工和家属就业,企业收入占全所总收入31%。1981年~1989年来四项技术性收入(成果、技术、承包、咨询)共80多万元,主要用于弥补事业费的差额,改善工作条件,其中11-20%用于奖励基金。表明农科所在改革时期,敢于冲破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成果无偿使用,技术无偿服务的传统观念,适应我国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为开拓农业科学技术市场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


90年代,地区农科所确立“科研是根本、成果是生命、开发是重点、企业是支持,政治是保证”的办所方针。1990年3月16日,农科所职代会通过《关于动员全所职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建所四十周年的决定》,号召贯彻深化改革、治理整顿精神,大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所的光荣传统。“八五”期间,国家加大对农科所投入,增加投资达150万,安排攻关项目6个,增强了农科所科研开发实力。1992年至1996年期间,农科所科研成果开发力度大,1993年组建农科贸开发总公司,开办良种棉加工厂,同时对饮料厂、华沙服务公司两个老企业进行改造升级,1993年4月新建成一栋科研大楼,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育—繁—推—加”体系。科研管理上实行科研工作岗位责任制,面向市场调整研究课题,将原有16个课题合并调整为11个,完善课题组经费承包制,实行目标管理。1995年制订《荆沙市农科所科研管理办法》,从原来重管理轻激励的制度中跳出来,加大了激励力度。1997年5月,荆州市农科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突出科研根本,增加科研投入,加大成果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内部管理。


“十五”期间,农科院提出“科研立院、开发富院、创新强院、和谐建院、改革兴院”的办院方针。强化科研管理,加大科技成果保护力度,增添成果奖励与开发管理部分,明确科技成果完成人享有权力;制定《种质资源管理办法》,至2010年,共收集入库种质资源7766份,2002年9月29日,在市电力宾馆召开农科院第一届第一次职代会,通过《荆州农科院职工代表大会章程》。2004年坚持“一主两翼”发展思路,树立以开发经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荆农种业和创收增效为目标的新观念,始终突出创收增效,全院实现生产总值1800万元,比上年的1628万元增11%,院部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比上年的160万元增25%。


“十一五”期间,农科院办院方针为:科研立院、开发活院、管理强院。2006年,全院树立“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内部管理新理念,全年制定、完善一系列制度:2007年9月,为稳定科研人才队伍,确保科研成果产出速度与质量,降低科研成本,农科院在江北农场开辟科研第二基地;2008年将全院科研设置九个课题组,明确了基本的学术活动单元。“荆农问题”出现后,荆州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和农科院成立三级工作专班,专门研究解决。农科院按原种场大多数群众要求,一面下大力气为原种场群众办实事,2006-2009年院先后共投资300多万元为原种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落实其他惠农政策。2009年原种场实行改革,争取改革资金569万元为原种场1113名职工购买养老保险,至年底,按属地管理原则将原种场划归国营沙市农场管辖,所有社会事务一并移交荆州开发区。2010年,搞好基地设施维修保养,全面恢复科研基地正常秩序;按照“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原则,协调处理有关事务,确保基地长治久安。

发展历程(六)

1986年12月荆州地区农科所被国家对外经贸部、农牧渔业部、商业部、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授予棉花出口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2月,经农业部组织对全国农业科研单位进行评估,荆州农科所在全国622个地市研究所中居第五名,在湖北省9个地市州所中名列第一。“十五”全国三个层次农业科研机构1077个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排名168位,湖北省排名第6位。


1997年初,湖北省政府在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农科所党委作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决定》,1998-2001年,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对荆州农科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充实,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提供组织保证。4年里,农科院党委坚持把加强职工思想教育作为“争先创优”重要内容,先后在全院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三讲”等主题教育,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讲话和十五大精神。全院弘扬正气,倡导民主作风,树立艰苦创业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治安良好,风气向上,农科院工作区被沙市区公安局评为“安全文明小区”。2001年8月在湖北省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争先创优评比中,荆州农科院综合评分************。2002年荆州农科院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先进地市级农科所”;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称号”。


2004年,完善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思想建设和文明创建,共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先进荣誉奖5个,评出10户文明家庭。2005年,酝酿从理念、精神、道德、发展目标、形象、制度、环境等方面塑造和建设“荆农文化”。2006年在庆“七一”大会上,农科院提出“着力培育农科院文化,增植农科院发展后劲”的观念和思路,在农科院历史上第一次将院所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大力倡导苦乐文化、绩效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和感恩文化,从而形成系统的荆州农科院文化体系,以人为本聚人心,综合协调促发展,是全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最好实践。承担的长江流域高强纤维杂交棉棉种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10年5月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几代农科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肩负起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历史重任。建院60年来,先后在荆州农科院工作过的国家干部200余人,科研工人500余人等,在交通不便、经费不足的艰苦条件下,他们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自已的贡献,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优良传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勇于创新,讲究绩效,乐于奉献,研发出一个又一个农业科技成果。各级党和政府对他们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先后有周鑫、罗炎兴、周家澍、黄自强、张明权、邵圣才六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陈水彬、朱瑞昌二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潘传忠、黄自强等14人(20人次)当选为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和妇代会代表。有29人(69人次)先后荣获国家、省、地市三级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五四奖章、杰出青年、青年科技奖、创业标兵(能手)、创新人物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周鑫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周家澍、陈水彬、洪秀明、朱瑞昌、杨代刚五人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邵圣才被授予荆州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任有凤、卢碧林、张明权、成云峰、鄢又国、王落霞、赵世春、胡德玉、胡爱兵、李平十人被授予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风雨历程六十年,岁月轮回一甲子。忆往昔,不忘艰苦创业史;望将来,农科院大有作为。60年杰出的人才、成果、效益,使荆州农科院成为江汉平原乃至全国引人注目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各大报刊载文介绍,各级领导来所视察,各地群众锦旗如簇,宾客如云,也给予了荆州农科院(所)职工极大鼓舞。农科院党委正率领全院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以建院60周年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发扬献身科学、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建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农科院这一目标,突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这两大基本任务,实施科研立院、产业兴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四大战略,实现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管理效能建设、创新文化建设五大突破。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推进湖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建设、为支撑和引领荆州现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再接再厉、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