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蔬菜生产防高温、病害等技术措施

夏季持续高温、强日照等天气给蔬菜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也是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应对:

一、在田蔬菜分类管理

1、加强越夏瓜果类蔬菜整枝理蔓,及时摘除老叶,增加通风量,达到防病降温的目的。

2、利用地膜、秸秆、干草进行畦面覆盖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

3、对耐热性稍差的品种可采取遮阳网,进行遮光降温。 如番茄、 芸豆、 韭菜、 芹菜等作物,采用遮光度50%的遮阳网降温。一般上午9点盖网,下午3点以后揭网,忌全天覆盖,以免影响蔬菜正常的光合作用。

4、设施蔬菜应加大放风量,将大棚底边风口与棚顶通风口都敞开,形成空气对流风把热量散出去。通风时依照先开出风口,后开进风口的原则。

5、及时追肥。根据蔬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结合浇水及时追肥,但不能追施人粪尿。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如苗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结果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苗期、结果初期和结果盛期,应各追肥1次;叶片黄、弱时,可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宝、爱农等,促进蔬菜生长,防止叶片早衰。适量喷洒硼砂,磷酸锌等防治裂果、日灼等热害。在热雷雨之后要加强中耕松土,及时追施速效性化肥。

6、合理利用好水资源,保证一些重点蔬菜和重点时期的需水。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设施,积极储备灌溉水源,并对正处在开花结果盛期的蔬菜,要及时保证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合理安排灌水时间,避开高温时间灌溉,尽可能地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时浇水(上午8时前、下午5时后),严禁大水漫灌。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掌握小水浇勤浇、薄肥勤施的原则。

7、茄果类蔬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出现徒长和发生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和茎腐病)。定植后,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正午高温浇水,做到小水勤浇、见干见湿,防止湿度过大感染苗期病害。

8、设施瓜类蔬菜注意控温控水,防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出现旺长和导致化瓜,加强夜温控制,加大通风量,加强养分的转化和运输,注意偏施钾肥,提高产量。  

9、及时中耕、除草。对未进行覆膜栽培的露地夏菜应及时进行铲趟、松土灭草,以提湿保墒,促进生长。除草应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以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

10、及时采收。对于已经出现干旱,无法保证水源的蔬菜,要及时采收,根据天气及时种植下茬作物。

11、合理安排茬口,选择抗病、耐热、耐湿品种,适当安排抗热性较好的青菜、小白菜、蕹菜、苋菜、早芹菜、油麦菜等叶菜品种。

二、做好秋茬蔬菜育苗工作。

加强秋菜播种育苗管理。现在是花椰菜、茄果类、瓜类等秋菜播种的关键时期,应适期播种,以控为主,促控结合,防止幼苗徒长,培育适龄壮苗。

1、苗床地全面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防止幼苗灼伤与害虫危害。出苗约30%后可视气候逐渐减少覆盖时间,莴苣、芹菜等发芽势弱的蔬菜种子,可在畦面覆盖遮荫物,出苗后及时除去。

2、要做好降温措施,育苗大棚可采用顶部盖薄膜、四周大通风的形式降温,小拱棚育苗,棚顶薄膜须距苗60~80厘米,工厂化育苗温室温度应控制在25~28℃。

3、做好水肥管理,尽量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除每天早晚浇水外,可间隔3-5天于傍晚浇灌一次跑马水,有条件的应采用微喷灌技术进行降温、增湿,用风扇增强通风,改善幼苗生长环境。

4、采用穴盘和持水性好的轻型基质育苗,注重磷、钾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以防幼苗徒长。

三、加强病虫害防控,确保蔬菜食品安全

1、注意病虫害发生动态。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强化“治早治小”理念。一经出现即用药防治,提倡统防统治,避免发生明显危害后加大用药浓度和用药量。

各地应根据病虫害常年发生规律,及时提醒种植农户,抓住防治适期,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影响。如6月上旬的菜青虫、小菜蛾,7~8月的豇豆螟、6-9月蚜虫、黄曲条跳甲、黄守瓜、地老虎、瓢虫等,9~10月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的盛发期;同时防范病毒病、瓜类霜霉病和枯萎病、角斑病、根结线虫、茄果类青枯病、脐腐病、灰霉病等。喷药一般应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上午8~10时(露水干后)或下午5~7时(日落前后),忌逆风施药。推行绿色综防技术,应用防虫网、粘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循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