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20151218:科技推广 服务创新

——荆州农科院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记者周军 通讯员范进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市农科院依托本院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创新服务上狠下功夫,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棉花、油菜、西甜瓜四大试验站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推广,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结合市场需求生产绿色水稻

荆州农科院水稻综合试验站在江陵三湖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生态环保农业。

2015年,水稻试验站开展“稻-再-肥”种植模式探索。该模式种植一季水稻、一季再生稻和一季绿肥(油菜),全年不空田,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掌控,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化学农药肥料,实现畜禽粪便、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修复地力,实现了友好、环保、安全生产。据三湖1000亩核心示范片测产,前茬水稻亩产可达650公斤,再生稻产量在350公斤以上,加上绿肥,每亩可增收千元以上,并且采用全程机械化,模式可复制。

棉花核心技术实现轻简栽培

作为传统种植作物的棉花,近年来却因为种种因素在荆州种植面积锐减。荆州农科院依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探索“棉花全程机械化管理”核心技术,大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快推进轻简化种植模式,提高植棉效益。

2015年,荆州农科院在公安毛家港和松滋建立基地,开展机采棉品种的配套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工作,近日对棉花研究团队的棉花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项目现场考察,该项成果一次性采净率达91.3%,含杂率仅2.5%,为湖北乃至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集成油菜技术着力示范推广

油菜综合试验站着力开展油菜全程机

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近年来,试验站在荆州区李开宝家庭农场、监利程集镇金草帽合作社、松滋市纸厂河镇金鸡山村设立示范基地,实现油菜机械耕整、直播、施肥、开沟、除草、防治、收获和秸秆处理,可节省大量劳力,提升油菜种植产投比,促进和推动我市油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对稳定油菜生产种植面积和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将人工劳力成本计入生产成本,加上生产资料投入部分,全程机械化生产每亩可节约成本200元、增收100元以上。

服务新型主体发展优质西甜瓜

西甜瓜试验站专家长期扎根农村,将多个西瓜甜瓜新品种新技术及瓜菜配套新模式示范推广到全市各产区乡镇,通过服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助推荆州西甜瓜产业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试验站在石首推广“瓜-瓜-菜”高效模式,通过西甜瓜-蔬菜轮作,实现大棚周年循环利用高效生产,每亩产值可达2至2.5万元。松滋八宝西瓜种植面积大,是湖北无籽西瓜种植第一乡镇,西甜瓜试验站根据当地资源主推“无籽西瓜-棉花”种植模式,推广高产、稳产无籽西瓜新品种“荆杂20”,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生产的无籽西瓜供不应求,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荆州农科院走进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常年提供技术指导支撑和全方位服务。尤其是今年,该院在全市各县市建立了10多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四个产业体系试验站在7个县市建立20多个示范基地,将它们纳入国家产业体系示范县,并积极筹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联盟,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了现实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