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水稻灾害防范应对技术指导意见

据省气象部门分析,6月以来全省平均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3成,平均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2℃。预计7月份全省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1-2成,温度偏高0.2-1℃,同时可能出现短时强对流天气以及阶段性暴雨洪涝。为科学应对不利气候条件影响,确保全年水稻丰产丰收,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抓好早稻适期收获。当前早稻正处于灌浆成熟期,田间要保持湿润管理,避免断水过早影响粒重。收割前适时排水露田,方便机械下田作业。紧盯早稻成熟度,谷粒达到80%成熟时即可抢晴收获,提倡集中收获仓储烘干,避免因收获仓储不及时造成产量损失。

二是抓好中稻、再生稻日常管理。因田因苗抓好田间管理,确保田间沟渠排水畅通,一旦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及时对受淹田块尽快组织排水,尽量减少作物受淹时间。在退水时随退水捞走漂浮物,及时对植株进行扶苗洗苗,可喷施“920”等叶面肥和追施3-5公斤尿素及少量钾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三是抓好晚稻育秧栽插。6月底前播种为宜,抓好秧田水肥管理,秧床保持湿润,21心期追施“断奶肥”,喷施多效唑,培育壮秧。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5-18天,移栽前控水蹲苗,施好送嫁肥、送稼药,抢晴栽插。暴雨后受淹死苗或缺苗严重的田块,可采用直播或者早稻翻秋的形式及时改种补种。

四是抓好病虫综合密切关注虫情、病情,组织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第一时间掌握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开展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减少病虫害损失。

五是防范不利气象影响。针对后期旱涝急转变化,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确保中稻再生稻水稻幼穗分化、抽穗扬花期间的水分需求,极端高温出现时可灌深水调节冠层温度,减少因高温干旱导致的颖花退化、受精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