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人物之赵世春:个人事迹简介

赵世春同志1984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农学学士、正高职高级农艺师(事业三级)。荆州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荆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兼职副主席、第五届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江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湖北省优质棉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棉花学会会员、湖北省棉麻学会会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江汉平原综合试验站站长(2007-2010)。第四届湖北省农技110专家。2006年被评为荆州市“十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荆州市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8年被评为荆州市劳动模范、2008年被评为“感动荆州”十大人物、2011年被授予荆州农业科学院六十年“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荆州市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坚持科技创新,主持完成国家省市各类农业科研课题。

赵世春同志始终立志用所学为三农服务,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主持并圆满完成了国家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3-19)“棉花黄萎病减灾技术体系研究”项目“黄萎病鉴定与控制技术示范” 课题(2007-2010)。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适合长江流域麦(油)棉两熟转基因早熟新品种选育” 课题(2009-2011)。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优质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课题(2001-2005)。湖北省 “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优质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课题(2006-2010)。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棉花育种二级岗位(2007-)。湖北省棉花商业化育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2)。适合长江流域机械采收的棉花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早熟棉花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2013-2015)等多项国家省市重大攻关课题。

二、面向农业生产,发明高科技农业科技成果。

赵世春同志发明的棉花新品种“鄂杂棉17”于2006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6002。GS荆杂棉142 于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7月获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201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荆224”高产优质杂交棉新组合和“荆早棉1号”早熟常规抗虫棉品种等完成区试,表现良好。

三、注重理论创新,学术论文成绩显著。

赵世春同志主持编写了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村干部教育通用教材《粮棉油作物生产技术》的棉花部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在《湖北农业科学》刊物上发表了《江汉平原种植短季棉的气象条件和发展前景》、《 DTOPSIS法在棉花新品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在《中国棉花》上发表了《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杂交棉新组合》、《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1》。在《中国种业》上发表了《湖北棉区棉花品种改良方向》、《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荆杂棉142》、《湖北棉区短季棉新品系的初步鉴定》。在《中国棉花学会年会论文汇编》上发表了《湖北省杂交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湖北省杂交棉品种现状与育种思路》。在《江西棉花》上发表了《鄂杂棉17号在长江流域高产栽培的施肥要点》等等。

四、发明农业科技成果获得的主要奖励。

赵世春同志发明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号”获2009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获荆州市第五届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论文“DTOPSIS法在棉花新品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获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05年)。************。论文“湖北省杂交棉品种现状与育种思路”获荆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1年)。************。发明的《强优势多抗杂交棉新品种“荆杂棉142”的选育与应用》获2014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