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实施项目

1、“七五”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

1987年起,荆州农科所实施国家农牧渔业部下达、湖北省农牧厅主管的潜江县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子专题,项目总投资40万元。

项目期在潜江县竹根滩乡、积玉口乡、王场镇建立高产优质棉示范田8000亩,其中鄂荆1号7000亩,鄂荆92棉1000亩,带动全县24万亩棉花生产。通过技术服务,当年全县生产皮棉19万千克,比1986年增产0.66万千克,增长3.1%,单产77.35千克,也比上年增产3.1%。积压口乡产皮棉1.99万千克,比上年增产2600千克,增21.1%,单产90.25千克,比上年增产9.5千克,增11.45%。全县实行良种化,鄂荆1号种植面积占棉田面积的66%,鄂荆92占32.8%。推广两膜技术,示范区全部实现营养钵育苗移栽,全县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17万亩,占棉花面积70%,地膜复盖800亩。棉花生育期,全县普遍运用生长调节剂2~3次,控制棉花徒长。在化验示范区土壤基础上,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水平,改进施肥技术。把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前期以有机肥为主,中后期以化肥为主。氮、磷、钾结合,保证土壤平衡供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采取集中、巡回、广播讲课,田间服务和个别解答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活动,二月份利用农科所农科网会议集中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科技户30余人,三月份进点讲课、田头服务12天,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效果良好;组织示范区20家科技户,开展优质高产竞赛,单产皮棉一般在100千克以上,最高达150千克。配合基地县开展提高棉花品质与产量的试验研究,项目有育种、品质筛选、生态、良繁体系、植保、土肥和栽培技术等13项,共69个试验点,在课题执行中,对各试点进行1~2次检查,完好率在80%以上。

1992年,项目通过省、部级验收。农业部鉴定认为,此项目通过科技服务,促进潜江市棉花生产发展,实施成效显著。与前五年相比,平均单产提高13.56%,可纺棉(1一5级)比例提高14.77%,品级提高0.99级,纤维长度增加0.86毫米,衣分提高2.10%,平均年生产优质棉14800吨,繁殖良种331万千克,亩平增收127.65元,累计增值1.3355亿元。五年里,从生产实践出发,安排生态品质,新品种筛选与推广,良种体系调查研究及施肥技术,综合栽培措施,高产高效益模式,种衣剂,铃衣剂等方面研究,分别完成总结报告,并用于生产,增加棉花生产后劲。

2、棉花GS鄂荆1号等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

1995-1996年,荆州农科所承担农业部(农计发〔1995〕69号)农业发展基金“良种科研推广”项目的“棉花GS鄂荆1号等新品种原原种繁殖基地”建设任务(合同编号为95-03-01)。目的为更好加强棉花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将选育的GS鄂荆1号和GS鄂棉20,鄂抗棉4号、6号、7号新品种有计划地进行原原种生产,促进种子保纯和加速推广,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基地建设总投资150万元(中央50万元、省、市各配套30万元,农科所自筹40万元),其中用于排灌设施35万元,加工贮藏设备84.6万元,晒场建设8万元,繁殖与培训22.4万元。建设高标准棉花原原种生产基地500亩,在农科所、原种场和潘市村共建5000亩原种繁殖基地,另在市青岗岭原种场和公安县毛家港镇预约扩繁基地5000余亩,建设硬化渠道2000米,兴建良种棉加工厂,保证种子质量。

农科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所长兼组长;由科研管理、育种、栽培方面专家组成专业技术小组,统一领导,各负其责,保质、保量、按时实施任务。项目主要承担人员:张同树、刘光清、谢泽贵、周家澍、邵圣才、周鑫、张明权、翁善堂等。

项目经两年建设,1996年按期完成。在棉花原种产销和推广服务中,农科所采取统一布局、统一供种、统一购销、统一技术标准,促进棉种产业化,发挥良种增产作用。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两年共向社会提供棉花原种180万千克,推广面积15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皮棉8千克,共增皮棉1200万千克,增加产值1.68亿元,创直接经济效益150万元。

1997年5月14日,湖北省农业厅验收鉴定组认为,荆州农科所全面出色完成棉花GS鄂荆1号等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任务。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含量经综合评定为优秀,达到国内同项先进水平。建议国家继续扶持,尽快完善棉种脱绒包衣设施,推进种子产业化进程。同年12月,湖北省科技厅授予该项目承担人科技成果证书。

3、多湿地区陆地棉抗铃病品种及其成型研究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1998年起,荆州农科院承担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多湿棉区陆地棉抗铃病品种及其成型研究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课题,项目编号981027。该项目通过引进美国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及派遣有关技术人员赴美合作研究,从美国南部多湿棉区的美国农业部南方农业研究中心和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等地引进陆地棉抗铃病品种(系)或亲本材料,在铃病诱发因子作用下,对引进材料进行抗铃病品种筛选试验,选出铃病病指低、健铃数高的优异亲本和种质,并试种推广。

具体内容:研究筛选出抗烂铃优异材料和杂交棉新组合的抗性遗传机制;研究引进优异抗烂铃种质及其亲缘杂交棉新组合的配套栽培技术;将有抗烂铃亲缘的杂交棉新组合及引进优异抗烂铃优异种质在烂铃诱发因子作用下,安排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引进更多更优异抗烂铃棉花新品种或育种材料。预期目标:从美国植棉带(与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大体在同纬度范围)引进多抗育种专家作技术指导;从美国引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抗烂铃陆地棉新品种及亲本材料;对引进材料与技术加快消化、吸收与示范应用。预计新品种烂铃损失减低85~90%,每公顷增收优质可纺棉112.5千克,四年种植10.2万公顷,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2854.4万元。项目引进品种在长江流域高湿棉区试种后,表现结铃性强,健铃数多,铃病指数低,农艺性状好,纤维品质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初,参展全国“948”项目展览会,在国内适当范围公开。同年8月,农科院将试种后的引进棉花品种(系)或亲本材料,送交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中期库。经核对,国家棉花中期库出具《保存证明》,保存有价值品种(系)、材料198份,2003年进行活力和纯度检测。

2004年6月26日,受农业部“948”办公室委托,湖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审阅文件、技术资料及资金使用帐目,经充分讨论和认真评议,提出验收意见:该项目引进C300-91、N222-1-1、N419-1-91、N220-1-91、N320-2-91、C221-91、C224-91、C306-91、C219781-2、Acala1517WR等共234份种质资源材料,超过《合同》规定引进品种(系)或亲本数;向国家棉花中期种子库提交有应用价值种质资源198份;培育出铃病病指明显低而健铃数显著高于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试对照种泗棉3号的优异亲本和新种质19份,筛选6个优势抗铃病杂交组合;育成JZHR9999新组合,并参加湖北省棉花区试,两年平均结果:籽、皮棉亩产分别为226.62千克和91.30千克,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6.4%和3.57%,纤维品质优,抗烂铃性好;2000-2003年,在省内外示范种植126.22万亩,技术培训71.66万人次,新增社会效益22560.25万元。其项目技术路线合理、实施方案可行、组织管理严格、经费使用规范,项目填补我国棉花抗烂铃病研究空白,超额完成合同规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建议加速棉花抗烂铃新种质交流与利用,加大新成果推广力度。

4、彩色棉育种材料的引进、研究与应用指导

1999年,荆州农科院承担国家外专局“彩色棉育种材料的引进、研究与应用指导”项目,项目编号994200039。彩色棉无污染,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彩色棉及其制品走俏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当时国外研究彩色棉育种的十多个国家中,美国发展最快,育出的彩色棉纤维品质好且色多,并应用生产。我国彩色棉育种开发研究起步晚,种质少,产量低,品质差,颜色单一,且色素遗传不稳定。从国外聘请专家指导技术,促进我国棉纺、服装工业上档次,上效益。

项目通过国家外专局邀请美国农业部退休专家明道广博士和岱字棉种子公司史本斯博士来荆州作技术指导:对引进的彩色棉种质和育种材料进行田间观察、鉴定,并加强保纯工作;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杂优利用等途径,提高彩色棉产量、品质和色素稳定性;建立彩色棉原种繁殖基地,制订其原种生产程序和高产栽培技术。

项目实施后,引进50余份彩色棉优异种质和育种材料。通过技术讲座、座谈及现场交流,培训农科院棉花科研工作者,提高对彩色棉科研认识。通过系统选育,选出丰产性超过泗棉3号且绒长大于28毫米的棕色纤维优质材料,如B28,B39,B31,B33-2,B34等,表现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通过杂交选育并结合杂优利用,选配出一些高优势彩色棉新组合,如B18;在枯、黄萎病地试种,皮棉亩产87.73千克,丰产性超自育白纤维棉花新品种鄂抗棉9号,绒长达30.5毫米,衣分39.26%。

5、棉花优质高产抗逆品种荆1029选育

2000年起,荆州农科院运用当年“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承担湖北省农业厅“棉花优质高产抗逆品种荆1029选育”项目。2001年,选育杂交棉新品种荆1029,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鄂杂棉4号。2002年,该品种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同年5月9-10日,湖北省农业厅组织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荆1029项目全面完成合同规定经济技术指标。该品种参加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两年汇总,平均皮棉亩产80.08千克,比对照种鄂棉18增产3.68%,比湘杂棉2号增产8.10%。其纤维品质由各试点选样,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2.5%跨长29.02毫米,整齐度48.6%,比强度21.1cN/tex,伸长率6.5%,麦克隆值4.5。华中农业大学鉴定,枯萎病指5.8~7.8,黄萎病指20.4~25.2,且中抗棉红铃虫。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技术路线科学,资料完整,制度健全,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根据棉花生育规律,项目实施单位制定杂交棉亲本种性保纯技术、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操作规程、杂交棉品种的种质检验与栽培技术等,并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送技术到农户,到田块,保证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项目以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品种为核心,带动和完善“育—繁—加—推”一体化产业新格局。项目经费严格按《合同》规定范围专款专用,财务管理规范,手续齐全。项目实施两年,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加速示范推广,扩大应用。

6、鄂杂棉1号的选育与推广

1995年起,农科院自选立项实施“鄂杂棉1号选育与推广”项目。项目背景:“九五”期间,长江流域区试以高产品种泗棉3号为对照,湖北省区试以鄂棉18为对照,两品种丰产性好,其他参试品种产量难超,只是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有突破,湖北省审定的鄂抗棉1~10号,只有鄂抗棉3号、鄂抗棉7~10号在产量上与鄂棉18相当,品质和抗性优于鄂棉18,但纤维品质达不到A档要求。当时纺高支纱原棉需大量进口,造成国内原棉积压。总体思路:采用丰产性好的抗病品种与纤维品质突出,抗病丰产品种配组,通过杂合基因的显性上作用达到优势互补,打破产量性状与品质及抗性的负相关,筛选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棉品种。技术方案:通过杂交育种,筛选优异种质材料。采用自交纯合亲本,并隔离繁殖。人工杂交种考虑F2代纤维的整齐度,两亲本纤维长度相近。选用的两亲本、亲缘关系较远,形态有明显差异。选用配合力高的亲本进行示范测配,筛选优势组合。制定制种方法和规程、节约制种成本。制定杂交棉栽培措施,节约用种量。

实施效果:1997年选育出鄂杂棉1号(原代号“荆96-1”、荆杂棉1号),该品种是以抗病、优质、高产的荆038、荆55173-1两品种为亲本配制而成的杂交棉品种。1998-1999年,通过湖北省杂交棉区试,2000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杂棉1号选育成功,填补湖北省杂交棉空白。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于一体。湖北省杂交棉区试结果,F2代92.48千克,比对照鄂棉18和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6.75%和8.83%,居首位,增产水平显著,霜前花率87.13%,比对照早熟。纤维品质2.5%跨长31~33mm、比强23.3~26cN/tex、麦克隆值4.0~4.5。抗病性:枯萎病指5.6~8.9,黄萎病指25.2~30.7。区试两年平均结果:2.5%跨长31.2mm,比强23cN/tex,麦克隆值4.45,其丰产性、纤维品质、抗逆性等综合性状指标均优于两个对照种和其他参试品种,在省内乃至长江流域均居首位,为国内领先水平。2000-2002年,通过长江流域区试和生产试验,区试两年平均单产96.53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10.06%和4.78%,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结果:亩产皮棉96.67千克,比对照增产8.08%;纤维品质及抗病性均名列前茅。

2000年9月18日和2001年8月17日,湖北省在荆州举行鄂杂棉1号现场观摩会,该品种在全省棉区迅速推广、普及。2000年就种植152万亩,至2002年,湖北省及周边省市累计推广面积1077万亩,其中湖北省推广594万亩,基本普及。该品种推广速度前所未有。据市农业局统计资料显示,普及鄂杂棉1号第一年平均亩产皮棉92.96千克,比上年亩增皮棉19.83千克,增产27.12%。2003年列为国家成果推广计划,为湖北省主栽品种、省杂交棉区试对照种。

项目特点:鄂杂棉1号突破棉花育种上产量与品质及抗性负相关,解决我国品种高产不优质、高产不抗病矛盾;与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综合比较,为典型大籽、大铃、高衣分、高强纤维品种,具有明显纤维品质优势。但该品种还不具抗虫性、制种方法还需进一步简化。

鄂杂棉1号经过湖北省和国家区试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显著优势:丰产性好。鄂杂棉1号运用两个高产、优质、高抗的优良纯合亲本,经过严格人工去雄授粉后,配制成陆地棉品种间杂交强优势新组合。具有很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出苗整齐健壮,植株高大疏朗,结铃性强,脱落率低,产量高。1998年荆州市棉办主持全市12点次杂交棉试验调查结果分析,鄂杂棉1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成铃数多,比湘杂棉2号平均多1.21个;铃较大,平均铃重6.1克以上,比湘杂棉重0.57克;衣分高,平均衣分41.70%。纤维品质优。考虑杂交棉F2代种子大面积应用产生分离的实际,在选配组合时,注意亲本间纤维长度无显著差异性。因此,在F2代产生分离时,虽然株型有分离,产量比F1代有所下降,但鄂杂棉1号在纤维长度、整齐度与F2代无显著差异。从1998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F2代平均结果来看,鄂杂棉1号比鄂棉18高出4个档次,比湘杂棉2号高出2个档次。1998-1999年,农科院将F1、F2代杂交棉送国家棉花品质检验中心测试结果,F1代两年结果分别为2.5%跨长32.8mm和32.5mm,整齐度为46.7%和47.7%,比强24.4cN/tex和24.1cN/tex,麦克隆值为4.4和4.3;F2代结果分别为:2.5%跨长31.5mm和32.8mm,整齐度为49.3%和46.8%,比强25.2cN/tex和23.4cN/tex,麦克隆值4.5和4.2。1999年根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测中心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在全国99个品种中只有鄂杂棉1号和鄂抗棉7号************;另经该中心HV1900检测,鄂杂棉1号与美国优质棉品种比,长度长、纤维强力相当;其原棉色泽晶亮,纤维适纺60支细纱,环纺、气纺指标均居第一位。农业部1999年第150号公告:对全国14个主产棉省(区)40多个主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抽样测试结果表明,鄂杂棉1号综合纤维品质在陆地棉品种中最优:2.5%跨长31.9mm, 比强24.3cN/tex,麦克隆值4.0,环缕纱强134Ibf,气纺指标2122.5,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到A档水平。抗逆性强。据中棉所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棉根系生长特点是侧根生长较其亲本(常规品种)有极为显著优势,为满足地上部分生长所需水分和矿质营养提供充分保障。杂交棉根系生长速度在生育前期一般大于常规品种,侧根数目常多于同期常规品种。后期仍然保持旺盛生长,其变化速度峰值较常规品种前移,根系发育进程提前,为杂交棉壮苗早发奠定基础。据各示范点技术人员和棉农普遍反映,鄂杂棉1号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过得硬,根系发达,耐旱、耐渍能力强,较耐苗期低温、寒潮。1998年5月中旬寒潮后调查:常规棉子叶受冻脱落率80%左右,而鄂杂棉1号子叶受冻率只有10.62%。枯萎病经华农大病鉴鉴定结果,鄂棉18枯萎病指达50,表现严重感病前提下,鄂杂棉1号F2代枯萎病指仅为3.7~8.1,反应型为高抗或抗。2000年国家区试鉴定结果:枯萎病指6.6,黄萎病指31,抗枯萎、耐黄萎。农科院历年病圃鉴定及生产大面积示范结果,F1 、F2代均表现抗枯萎、耐黄萎病。1998年特大自然灾害情况下,荆州市各示范点均获较高产量,充分证明其抗灾能力。

项目效益:种植鄂杂棉1号增产幅度大,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品质优,原棉能卖好价钱;种植密度稀,株行距大,每亩只需1500~1800株,比常规棉少1000株左右,有利棉田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优化种植模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促进传统农业升级。根据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数据,鄂杂棉1号在湖北省区试、长江流域区试和大面积种植中,增产幅度为4.87~27.12%。2000-2002年,累计种植面积1077万亩,按照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平均每亩增产7.8千克皮棉,级别平均高一档,每亩增20元,均价9元/千克计算,亩增产值90.3元,共增经济效益97253.1万元。该品种推广应用促进棉农增收、纺织行业增效;其原棉可纺60支纱,大面积推广种植,改变我国高支纱纺棉长期依赖进口局面。

7、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建设

2002-2003年,荆州农科院在院内建设国家棉花品种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500万元,地方配套300万元。建成普通温室1000平方米,挂藏室800平方米,考种室200平方米,检验室500平方米,网室300平方米,抗病鉴定室100平方米,栽培研究室100平方米,道路8000米,排灌渠11000米,病圃1500平方米;配套购置相关设备、设施。

农科院成立以院长王传福为组长,副院长陈水彬、张同树为副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以王传福为主任,张同树为副主任,邵圣才为首席专家的分中心管理班子,专门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同时制定管理制度、办法,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原则,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在项目资金的管理及筹集方面,分中心设立项目财务专帐,实行项目专户、专帐、专人、专章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规范使用。在项目运行管理体制方面,分中心制定目标责任制,实行主任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对各子课题分类管理,独立核算。

该项目建成后,开展适应长江流域同生态棉区优质棉种质资源和新材料创新及棉花新品种改良与选育;加强优质杂交棉育种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良种良法技术配套,组织国际间项目合作、学术会议、人才交流和材料交换。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遗传育种与种质改良优势领域。包括杂种优势利用;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组合)选育;高比强棉新品种(组合)选育;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棉花优异新种质创新与研究。该项目经两年建设实施,农科院科技工作呈现“四个三”的根本变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实“三个”结合,即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专业水平上高、中、初结合,基本队伍上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结合;基础条件完成“三个”改善,即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科研条件,改善科研管理体制;思想认识发生“三个”转变,即工作作风转变,科研方向转变和服务意识转变。创新能力实现“三个”突破,即科研实力突破,创新意识突破和开发能力突破。

项目建成后,分中心共承担各级部门下达科研任务30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0项,院级16项。选育引进棉花新种质材料近600份,其中引进材料200份,苗头材料30份,先后选送16个新组合参加国家、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其中新组合B×C,JZHR9999在2004年9月通过专家现场考察。同时,选育新品系97-28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杂棉9号F1,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两年里,分中心通过开放服务,广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研课题协作攻关,先后应邀来院讲课、交流的专家学者有12人,其中国外专家4人;引进科技人才5人。同时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累计举办棉花栽培技术培训班50余期,培训农民近5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近10万份(套);兴办新成果示范基地20个,示范面积近5万亩;累计推广各类棉花新品种300万千克,推广面积600万亩。按每亩增收皮棉10千克、节本降耗50元计算,为棉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9亿元。

8、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2003年10月,荆州农科院所属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承担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总投资1850万元,其中湖北省科技厅拨款100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单位自筹1550万元。

项目规划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加强棉花育种技术创新,培育长江流域棉花优势产业带所需的优质专用棉;不断为该区域棉花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新品种和新技术;逐步形成棉业技术集成,转化和规模化开发。提高棉花生物技术应用与创新、棉花遗传育种资源与技术手段创新、棉花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棉花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创新等技术创新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棉花育种与技术研发基地,具备选育适应市场需求、有国际竞争力、优质专用棉新品种的能力。中心规划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与国内外棉花研究机构交流、合作,采取项目招标方式,广泛吸收国内外棉花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参与技术研发,建成开放式资源与设施共享平台,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棉花育种、综合利用及栽培技术整体水平升级。面向市场找课题,积极参与项目投标。在承接完成国家、省、市科技部门下达棉花新品种改良与技术创新任务同时,承接国际、国内大型纺织企业委托的专用棉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生产项目,为湖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棉花生产和农民增收不断提供新品种。面向基层,搞好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每年为县乡培训农民30万人以上,新建成果示范基地20万亩。通过技术成果转让,成果入股和有偿技术服务,建立起中心自主研究、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

中心组建后,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8人,其中科研人员42人,生产经营人员21人,管理人员4人,其他人员1人。中心成立专家小组,实行主任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责任制。通过自主报名、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办法产生专家小组,确定以邵圣才为首席专家的专家负责制,并制定任期责任目标及奖罚条例。中心其他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制定岗位目标责任制及奖罚条例,分类管理,独立核算。实行严格的定期工作考核制和末位淘汰制。通过年度考核、个人自查、民主评议及组织考核等程序,确定等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对不称职人员,依照考核制度处理,淘汰综合评议末位人员。制定杂交棉制种技术操作管理规程,严格实施杂交棉种生产技术标准,确保种子质量。

中心每年完成4000余份育种材料试验任务,执行项目7项;累计承担各级科研攻关课题26项,国家区试、省区试课题21组。参加省级以上棉花区试品种(系)7个,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和利用不育系育种取得进展。选育杂交棉新品种5个,其中国家审定1个。1个品种通过湖北省品审会审定,3个品种通过湖北省品审会组织的现场考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中心加大社会服务力度,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受培训近5万人次,其中技术人员100人次。与市直有关部门送科技下乡10次,派遣相关专家及学者出国考察学习2人次,组织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3次,参加华农大、中棉所等单位短期培训5人。科技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同时广泛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合作交流,与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参加国家、省相关课题的科技攻关,两次聘请国外棉花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开展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共生产优质F1代种40万千克,销售杂交棉F1代种80多万袋,累计推广鄂杂棉17F1和鄂杂棉24F1近100万亩,辐射区域遍布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湖南、浙江以及河南、新疆棉区等十多个省区,年均完成销售收入近4500万元,获利1000万元左右。新品种应用和高效、优质栽培技术推广,使单位面积产量及效益大幅提高。按每亩新增皮棉15千克、节本降耗50元,皮棉单价10元/千克计,亩增经济效益200元,推广面积100万亩,共为棉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2亿元。杂交棉Fl代制种为基地棉农大量增加季节性收入,开辟棉区农民创收新途径;同时带动种子包装、运输、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

优质杂交棉花良种推广种植,提高单产和品质,满足纺织行业对高支纱原棉需求;同时,推动长江流域优质棉优势产业带建设;促进棉区农业结构调整,稳定棉区棉花生产;促进棉花现代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加快棉花产业技术集成,向规模化、专业化、工程化方向发展,为湖北省乃至长江流域同生态棉区棉花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及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应用,有效降低田间农药使用次数和化学肥料使用量,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项目建设,极大提升基地农田水利基本条件,改善农业生态小气候,具有良好生态效益。2006年11月,该项目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9、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先进技术指导

2004年,农科院经国家外专局审核批准(批准序号200442000410),就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选育先进技术指导项目,与美国墨西哥州立大学协商,聘请博士张金发来华实施技术指导。

1990年以来,随着棉铃虫等虫害连年暴发成灾,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受到影响。为降低我国棉花生产农药投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和原棉品质,利用转基因技术选育抗虫棉新品种成为综合防治棉铃虫等害虫的重要途径。当时国内推广的转基因抗虫棉在铃重、衣分和品质指标达不到统一标准,尤其铃重和衣分偏低,不能满足农户要求。为此,农科院立项将外源基因导入优质陆地棉材料中,选育大铃、高衣分和优质抗虫棉新品种,并在基因导入、纯合系统选择和材料鉴定检测等技术环节开展大量研究工作,需要先进技术指导。

项目内容:外源基因引进与导入;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纯合群体的选择和鉴定及相关技术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评价;建立转基因抗虫棉的繁殖基地并研究其亲本优质配套栽培技术;转基因抗虫棉推广应用。项目目标:对转基因材料中出现的分离群体和纯合系统处理作技术指导;对转基因抗虫的安全性评价作技术交流;2005年,选育出1~2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建立封闭式繁殖基地1个、规范示范点2~3个,年推广面积30万公顷,节约成本4.5亿元,10年累计节支增收45亿元。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2004年11月16-25日,张金发博士听取有关转基因抗虫棉育种近况汇报,对农科院取得成绩表示赞赏。同时从分子角度,分析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整合和表达等问题,指导关键技术;加深棉花科研人员对生物技术认识,对育种具有指导性。具体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的基本原理、发展情况、技术的优缺点有新认识;发现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活性水平低下,主要是受转基因沉默效应和位置效应影响,并探讨消除其影响问题;明确在转基因抗虫棉选择上,应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都有适应的选择范围;如果单纯过高地选择某一因子,会影响其他两因子的动态平衡,限制产量提高,导致选择失败。

10、长江流域高强纤维杂交棉棉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2004-2005年,根据国家发改委发改高技[2003]1933号文及湖北省发改委鄂发改重点[2004]1082号文对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批复,荆州农科院所属荆州市农科贸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承担该工程建设和项目实施。由王传福、陈水彬、张同树、姚在富、邵圣才等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工作。鄂杂棉1、4号为选育品质达国家“AAA”级的杂交棉新品种、湖北省主推品种,其中鄂杂棉4号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鄂杂棉1号列入科技部优质棉科技转化计划。

该工程建成优势后备组和筛选田100亩,亲本材料保纯复壮田100亩,种子考挂室500平方米,品种展示室250平方米。建成鄂杂棉1、4号制种基地,开展简化制种技术研制及制种技术推广。建成籽棉轧花厂及种子精加工厂各1座。建成鄂杂棉1、4号F1代万亩连片生产示范基地20个;进行大田应用500万亩的技术辅导。建成总公司及200个营销网点的信息化处理系统,建造3500平方米总公司营销研发综合楼。根据棉种产业化工艺特点,轧花厂与棉种精加工厂均建在农科院内,该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利于棉种加工。15亩人工病圃,5亩网室,100亩筛选田改造,100亩提纯复壮基地均设于轧花厂四周,该处水、电路、排灌设施较齐全,农业基础条件好。30亩南繁基地建于海南省三亚市。制种基地依育种需要,分别建于荆州农科院原种场、荆州星火原种场、荆州原种场制种基地。研发综合楼(产业化大楼)建于荆州城区。

总公司组织落实鄂杂棉1、4号原种制种生产面积与产量计划,选择集中连片,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的制种基地,土地前作冬闲或大小麦、蔬菜、早熟油菜,无过量使用除草剂,“两萎病”轻发或未发。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原种纯度≥99.8%、净度≥99%、发芽率≥90%。棉种精加工,残酸量≤0.05%(不包括脂肪游离酸),破碎率比剥绒前增加不超过2%,含水率≤12%,包衣覆盖率≥90%,包衣牢固度≥99.65%,净度≥99%。制定杂交棉制种人工去雄授粉质量监控指标,自交成铃占杂交成铃总数比例不得超过3%,否则不作为杂交棉种子收购。精加工方面,对入库鄂杂棉1、4号毛籽经过1~2个发芽试验周期测试,确认发芽率合格的毛籽才调入开发总公司良种棉精加工厂脱绒包衣。做好加工流程操作记录,严格控制种子硫酸残留量,减少种子机械损伤,严防机械和人为造成混杂。每批次毛籽精加工后,总公司质检人员与精加工厂共同抽取2份封存样和2份检验样,并各持一份。双方分别进行2个发芽周期的发芽率试验,确认发芽率达到80%以上,净度98%以上,水份11%以下的精加工籽才进入仓储部分包;达不到标准查明原因和责任,坚持不返仓包装销售。项目产品推广上,改变开大会、办讲座、发资料等传统推广方式,与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合作,联系生产实际,分季节、分环节开办“春天垄上行”、“秋季垄上行”等丰富多彩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推广节目,农户喜闻乐见,推广效益倍增。在各棉区建设鄂杂棉1、4号万亩连片高产示范样板和5万亩棉田优化模式样板。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深入棉区开展巡回栽培技术指导,重点讲授鄂杂棉1、4号棉田优化模式和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项目实施后,荆州农科院科研及良种繁育取得成果,先后选育荆杂B×C,01-80,JZHR9999等三个杂交棉新品种,其中荆杂B×C,2005年3月被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杂棉15F1,01-80,JZHR9999参加转基因安全释放评价。同时加大雄性不育系的研究,选育出部分配合力强,高度不育的雄性不育系材料,实现利用雄性不育系技术进行杂交制种,使制种技术简化,降低种子生产成本40%左右。项目实施后,加大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探索出瓜—棉套种、稀植栽培、高效优质栽培等种植模式,推广示范面积近10万亩,棉农平均亩增效益500元以上,累计新增社会效益0.5亿元左右。完成杂交棉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研究与示范,规范鄂杂棉1、4号F1代种子生产,累计制种面积2万亩,生产F1代种150万千克,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举办培训班150期,开现场培训会600多场(次),培训农民130万人,印发各种技术资料40万份(套)。兴办高产示范栽培示范基地20个,遍及湖北、安徽、湖南、江苏和新疆等省(市)几十个乡镇,示范面积50万亩。2004-2005年,项目产品鄂杂棉1、4号累计推广面积近380万亩,开发公司销售F1代棉种近150万千克,实现销售收入近1.2亿元,利润近1500万元。项目区亩增皮棉20千克,新增皮棉6万吨,按单价10元/千克计,新增经济效益6亿元。

2006年3月10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湖北省发改委组织省、市有关部门对总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长江流域高强纤维杂交棉棉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进行竣工验收。认为该项目达到设计要求,圆满完成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项目建设任务。国家发改委批复该工程总投资3522万元,湖北省发改委批复该工程初步设计总概算3547.0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525.78万元,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7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4万元。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经审计,资金使用合理,符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该工程育种技术路线正确,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等符合条件,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田间示范作用显著。该工程劳动安全、环保、消防、档案管理、建筑安装工程等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公用工程配套能力满足生产要求。试生产表明:该项目制种工艺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该工程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长江流域优质棉产业提供大量高强纤维优质棉种,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建议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加大开发创新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发挥更好效益。2010年5月,此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授予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11、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技术指导

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经国家外专局审核批准(编号200642000310),农科院就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指导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协商,聘请博士李百炼实施技术指导。

随着各类除草剂广泛使用,农田逐渐遭到污染和破坏,棉花出现不同程度死苗和减产,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选育推广势在必行。1998年,荆州农科院通过外专渠道从美国引进一份优质抗除草剂材料33D7718-5,经数年系统选育和杂交转育,筛选出RG100-8等5份农艺性状较好的除草剂材料和HBO18等3个优势组合,通过小面积试验示范,对除草剂表现极强抗性,并且纤维品质优,丰产性突出。其抗性******机制和适合大面积生产使用的更强优势新品种选育待深入研究。具体内容:研究筛选抗除草剂优异材料及其抗性******机制;研究抗除草剂基因的先进转育方法及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抗除草剂优良棉花新品种的选育及其试验示范。

国内专家认为,荆州农科院对抗除草剂棉花材料的引进及其创新应用较有成效,进度较快,鉴于工作起步较晚,引进国外专家进行相关先进技术指导,加快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选育很有必要。

2006年8月20日~9月3日,李百炼博士听取抗除草剂棉花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情况汇报,实地考察,分析、评价项目前期工作,对外源抗除草剂基因的导入及整合作遗传分析,指导选育关键技术,对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开发利用提出意见。使科技人员明晰选育思路和方法,避免无效、重复工作,加快抗除草剂棉花品种选育步伐。让科技人员了解育种国际新动态及先进国家抗除草剂品种开发利用情况;学习抗除草剂基因的遗传原理及导入基因群体的后代分离规律;明确选育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方法、方向;掌握抗除草剂棉花新品种在生产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2、鄂杂棉15F1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2005年3月-2007年12月,荆州农科院承担湖北省科技厅“十五”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棉花新品种选育子课题“新品种鄂杂棉15F1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课题编号2001AA005A05。鄂杂棉15F1系荆州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抗病大铃新品系B6与优质早熟品系Y1.3选配育成的棉花新品种,集高产、抗病、早熟、优质于一体。2005年3月审定、命名,审定证书编号2005008。

农科院通过实施部级丰收计划项目、建设农业部优质棉基地县和农业部棉花原原种基地、办示范样板和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成功摸索出多套鄂杂棉15F1稀植高效优化种植模式,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如农科院原种场二组480亩棉田,全面实施“大麦—西、甜瓜—棉花—蔬菜(萝卜、白菜)”间作套种,平均亩产大麦150千克、皮棉100千克、西、甜瓜1500~2000千克,加上冬季萝卜、白菜,亩均效益在3500元以上,较单一麦—棉种植模式增收2000元左右。在洪湖曹市镇、公安县毛家港镇万亩连片“麦—椒—棉—菜”等多种模式示范,均获得创效益3000元以上好收成。该品种及栽培技术适宜长江流域同生态棉区推广应用,主要涉及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项目实施后,湖北市场占有率可达70%,长江流域面积覆盖率可达10%,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项目内容:鄂杂棉15F1代种子制种基地建设;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20个万亩连片示范片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制订及推广应用;鄂杂棉15F1代种子加工销售体系建设;技术培训;相关仪器设备购置。主要示范推广内容:杂交棉F1代人工高产制种技术,麦—瓜—棉、油—瓜—棉、油—棉等模式的杂交棉栽培技术,配方施肥、全程化调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度目标:项目实施期3年,2005年3~12月,完成1万亩人工制种,生产75万千克F1代种子。完成10~15个万亩连片示范。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农科院棉花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充分发挥国家棉花改良中心荆州分中心和湖北省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用,利用科技基础好、科技人员水平高的优势,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促进植棉技术进步,促进“育、繁、加、推、销”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在项目区制订优质棉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实行“种子生产—栽培—植保—收获—加工”的全程标准化,有利于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模式化示范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棉和棉田综合收入,让农民增收;同时增强原棉及纺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减少对国外优质棉进口,稳定国内棉花生产。有利于棉花产业化健康发展,形成“项目单位+纺织用棉企业+基地+农户”良性循环、互促互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湖北优质棉区域布局规划和长江流域棉花优势产业带形成及发展,促进棉花及相关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13、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1的示范推广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荆州农科院实施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1的示范推广”项目。项目总投资174万元,实施地为公安县毛家港镇和荆州区弥市镇。项目内容: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双抗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17F1;示范推广鄂杂棉17F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大田综合管理技术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等。开展核心示范与科技培训。集成鄂杂棉17F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考核指标:示范面积2万亩,核心示范2000亩。每亩较当年平均生产水平增产10千克,增产幅度10%以上。每亩直接生产成本下降20%左右。培训农民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5万份。大田优质棉率达90%以上,良种应用率达100%。

实施情况:农科院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以项目建设所在地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实施小组;成立由棉花专家赵世春、胡爱兵等8人为成员的项目技术小组。始终与各实施单位及其县(市、区)农发办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深入项目现场检查、督促、指导,组织项目实施情况检查,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成立财务管理小组,设置项目帐户,实行专帐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费用预算,确保项目资金不挪用、不截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培训工作,注重宣传项目实施意义,注重农村科技骨干培养和科技示范户培植,主要抓“四个结合”,即系统讲授与技术资料结合,关键技术讲解和现场示范指导结合,大面积推广与核心示范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结合。

项目成效:通过项目带动,农科院组织大批优秀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农业专家走向田间地头,示范推广鄂杂棉17F1间套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平衡施肥等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并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项目实施,强化项目区农民科技意识,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热潮。培养一批农民技术骨干、技术示范户和技术带头人,解决技术入户难和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开辟农业科技入户新途径。项目实施累计推广优质鄂杂棉17F1种植面积20580亩,兴办示范片面积2000亩。该品种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项目区平均亩产皮棉95.08千克,亩产值达990元以上,较往年平均产量增产15%以上,较非项目区增产10%左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4、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7号的示范推广

2006-2009年,荆州农科院两次实施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7号的示范推广”项目。第一次2006-2007年,项目投资100万元,实施地为松滋市八宝镇和京山县孙桥镇。2009年,第二次实施该项目,项目投资40万元,实施地在公安县夹竹园镇。项目内容:示范推广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7号。示范推广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有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无公害生产、瓜苗嫁接、大田综合管理和采摘及包装贮运等技术。开展核心示范与科技培训。集成鄂西瓜7号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考核指标:示范面积2万亩,核心示范1200亩。每亩较当年平均生产水平增产200千克,增产幅度10%以上。每亩直接生产成本下降20%以上。大田商品瓜率达86%,优质无公害瓜率80%以上。培训农民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5万份。良种应用率达100%。

15、转基因抗虫棉鄂杂棉24F1的中试示范

2006年7月-2008年7月,农科院实施国家科技部“转基因抗虫棉鄂杂棉24F1的中试示范”项目(合同编号:2006GB2D100187),该项目总投资1050万元,实施前投资80万元,执行期投资970万元(申请财政资助100万元,自筹资金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18万元,研究培训费52万元,流动资金700万元。项目目标:在湖北及长江流域同生态棉区,建立40个鄂杂棉24F1大面积生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40万亩,辐射面积120万亩,项目区亩产皮棉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0千克以上,大田优质棉率达90%以上。通过优质、节本、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达到亩平增收690元以上目标。通过示范,达到年生产销售F1代68万千克,实现销售收入4420万元,创利税983万元,净利润658万元,上缴税金325万元。实施内容:通过制种繁育基地建设和简化制种技术研究,实现鄂杂棉24F1大面积、高标准制种生产;通过示范网点和基地建设及技术培训,建立鄂杂棉24 F1示范网络系统;通过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如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高效栽培模式等中间试验和示范,促进鄂杂棉24F1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种子检验加工等仪器设备建设,建立鄂杂棉24F1种子质量保证体系。项目创新点在于优质、高效、节本、降耗。2009年3月,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16、湖北省优质棉板块基地建设

2007年,荆州农科院按照湖北省农业厅要求,在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实施优质棉板块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0万元,其中国拨资金20万元,单位自筹60万元。项目计划:选育新品种优势材料10份,推荐参加省或国家区试材料1~2个;推广鄂杂棉17F1、鄂杂棉24F1两个新品种,共20万亩;科技培训10期1万人次,发科技资料5万份;建科技示范基地2个,面积1万亩;购科研仪器5台(套)。

农科院成立以肖家浩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由棉花为主的多学科专家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培训与指导。在项目区集中推广鄂杂棉17F1、鄂杂棉24F1两个杂交棉新品种,适度示范种植荆杂棉88F1(03-88)。利用广播电视讲座专家热线(电话)、印发技术资料、办黑板报、送科技下乡、深入田间地头授课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棉花高产栽培、全程化调技术、免(少)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综合高产配套技术,全面提高棉农植棉水平,以示范样板为推广手段,以技术规程为实施内容,全面示范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等,实现棉花板块基地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化、产品优质化、效益******化,为优质棉板块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还购置科研仪器设备5台(套),全面完成或超过项目计划。

项目效果:项目期内,共选育优势材料50份,推荐省和国家区试参试品种5个;在项目区兴办示范基地5个,面积3万亩;推广鄂杂棉17F1、鄂杂棉24F1及荆杂棉88F1三个新品种;主要村、组棉田进一步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棉花专家与埠河镇农技人员共同参与,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指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把传统课堂讲授搬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全年共举办科技培训10期20个班,培训人次1.8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8万份,培植种田能手180人,科技示范户100户。杂交棉优质标准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面积达80%以上;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85%以上。有效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单产大幅提升。通过示范推广,棉花品种相对集中连片,为普及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较好解决棉花品种一致性、品级高档性和原棉异质性问题,原棉品质进一步提高。2007年,公安县棉花销售级别大幅提升,平均售级在3级以上,籽棉平均售价在3.1元左右,优质棉率达90%以上。按推广示范面积3万亩计,亩增皮棉12.1千克,节本降耗60元左右,亩增收入180元,项目区共新增社会效益543万元以上,棉农平均增收751.6元。

项目实际总投资83.46万元,占计划80万元的104.3%。其中新品种选育计划投资30万元,实际投资32.73万元,占计划109.1%;科研仪器设备计划投资8万元,实际投资7.2万元,占计划90%;科技培训计划投资12万元,实际投资13.26万元,占计划111.3%。科技示范计划投资20万元,实际投资20.11万元,占计划100.6%,新品种推广计划投资10万元,实际投资10.16万元,占计划101.6%。农业板块项目资金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规范使用。

17、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新品种选育

2007年5月-2009年12月,农科院实施荆州市科技局“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棉新品种选育”课题(课题编号:20071P023),课题经费15万元。项目按期结题验收,并编写上报自评估报告。项目目标:以优质、高产、多抗为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到2009年,选育并通过审定优质、高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3个,并建立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累计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700万亩,新增社会效益7亿多元。研究内容:利用品质优良和综合性状好,系统来源不同的棉花新品系(材料)和引进棉花新品系(材料),创造和选择一批配合力高或特殊配合力高、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抗病虫的品系(材料),用人工去雄、两系制种、三系制种等方法,组配杂交组合,对杂交组合F1代的品质、产量、抗性等进行品比鉴定,测配出优势组合,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杂交棉品种;同时加强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充分发挥品种潜力。技术指标:选育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3个,品质要求达到:长度28~30mm,比强≥31cN/tex,麦克隆值4.2~5.0,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抗性要求枯萎病指10以下,黄萎病指22以下,抗虫性在全生育期节约治虫成本约80%。熟期与对照相当。并配套集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8、棉花简化种植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7-2010年,荆州农科院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棉花简化种植节本增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项目编号:nyhyzx07-005-16),课题经费65万元。总体目标:项目主要针对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简化高产高效栽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棉花氮肥试验与密度试验,探索油棉两熟中等肥力田块氮肥施用技术和合理密植技术;简化杂交棉制种技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对棉花生产各阶段的病、虫、草害现状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建立棉花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体系,将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建立试验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并开展基质育苗、精简管理、“三丝”控制等技术的研究集成与推广示范;达到棉花生产节本、降耗、优质、高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开展密度联合试验。按照项目组会议讨论通过的长江流域密度联合试验方案进行密度试验。开展油棉两熟移栽棉花氮肥试验。按照项目组会议讨论通过的长江流域氮肥试验方案进行长江流域油棉两熟移栽棉花氮肥试验。在项目要求建立的试验示范区、技术辐射区内进行原棉“三丝”控制技术研究。基质育苗、精简管理创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的现代化技术示范。研究杂交棉简化制种技术,形成技术规范。集成组装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进行田间试验与示范。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研究。建立试验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各1个。试验示范区面积100亩,成方连片;技术辐射区面积1000亩。技术指标:试验示范区和辐射区单产增加8%~10%,氮肥利用率提高20%~30%,劳动率提高30% 。亩节约生产成本10%左右,节本增效100元/亩以上。“三丝”得到有效控制,含量低于0.1克/吨。棉花病虫草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棉铃虫、盲春蟓、烟粉虱防治效果85%以上,红蜘蛛、棉蚜防治效果90%左右;枯黄萎病和苗期病害防治效果分别达70%以上和80%左右。

综合效益: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加速长江流域棉花生产由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向简化高效现代棉花生产管理模式转变步伐;进一步稳定和提升以棉花栽培学科为主的研发队伍素质,为棉花产业持续发展作贡献;项目研究形成的技术规程在江汉平原推广应用;实现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整体提高棉花生产品质,控制“三丝”污染,提高原棉加工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田间农药与化学肥料使用量,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9、棉花黄萎病减灾技术体系研究—黄萎病鉴定与控制技术示范

2007-2010年,荆州农科院实施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黄萎病减灾技术体系研究—黄萎病鉴定与控制技术示范”课题,项目实施年限经费57万元,编号:nyhyzx07-052。研究内容:每年100份(4年共400份)育种中间材料在枯黄萎混生病圃中进行抗病性筛选。每年利用抗病性筛选得到的优良抗病材料组配30个杂交组合(4年共120个),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对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进行多试验点、较大面积应用示范。对枯黄萎混生病圃进行改良。课题目标:审定杂交棉新品种1个。育成综合性状较好的抗黄萎病材料3个。杂交棉新品种推广面积100万亩以上。国内期刊发表论文1篇。考核指标:审定黄萎病指≤20的杂交棉新品种1个。育成黄萎病指≤20,综合性状较好的抗黄萎病材料3个。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每年推广100万亩以上,四年共推广400万亩以上。按每亩比种植一般品种增产15%计算,可产生经济效益约6.4亿元。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能满足棉农需要,增加棉农收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我国棉花优质、高产、高效,保持棉花产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棉纺业发展和出口创汇,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20、棉花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2008年1月起,荆州农科院实施荆州市科技局下达的“棉花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课题,课题经费15万元,结题期为2012年12月。主要目标:通过5年育种攻关,到2012年,创造优质、高产、抗逆核不育两用系和生态核不育系新材料20份,选配配合力强的优势组合3~5个,审定杂交棉花新品种1~2个,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0万亩。研究内容:研究核不育两用系和生态核不育系与恢复系的配合力。研究核不育两用系在多年生和再生条件下的制种技术,建立核不育两用系多年生和再生制种条件下的制种基地各200亩。研究生态核不育系的繁殖技术和高产制种技术,建立生态核不育系繁殖基地100亩。项目指标:品质:绒长29mm以上,比强度32cN/tex以上,麦克隆值3.7—4.5。抗性:抗枯萎病指10以下,抗黄萎病指20以下,抗虫性80%以上。产量:产量比同期主推品种增产20%以上。种子生产成本降低30%,大面积推广社会效益达10亿以上。

21、长江中上游棉区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培育

2008-2010年,荆州农科院实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江中上游棉区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培育”课题,实施年限经费33万元。研究内容:新型转基因亲本材料创制;适合长江中上游棉区转基因高产、多抗新组合、新杂交种选育及品种推广等。考核指标:创制新型转抗虫、除草剂基因棉花材料105份;选育具有2种以上抗性的转基因棉花新组合29~30个;选育适合长江中上游棉区转基因杂交棉新品种12~17个;推广转基因棉花品种面积1600~2100万亩;获国家发明专利5~10项;获得新品种保护权5~10项。

22、优质抗虫杂交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2008-2010年,荆州农科院实施荆州市科技局“优质抗虫杂交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课题经费15万元。项目目标:选育优良杂交棉优势组合20个以上,审定新品种1~2个,新品种纤维品质达国家优质棉标准。品种纤维长度30mm以上,比强32cN/tex以上,麦克隆值3.7~4.2。建设高标准科研基地100亩,配套完善规范化制种基地2000亩,兴办订单生产样板5万亩。开展简化制种技术研究,集成高产、优质、简化配套栽培技术体系1~2项。推广普及“三丝”控制技术,制定籽棉采收、分级、晾晒、包装、储运操作规程,确保异性纤维含量低于3克/吨的水平。完善种子营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打造“荆农”精品名牌。考核指标:选育新品种1~2个,品种纤维长度30mm以上,比强32cN/tex以上,麦克隆值3.7~4.2。集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2套,原棉“三丝”含量控制在3克/吨以内。年产优质杂交棉F1代种子30万千克,推广面积50万亩,其中,订单生产5万亩,项目区亩增收皮棉20千克以上,优质棉率85%以上,亩增收260元左右,项目区农民增收近1.3亿元,项目单位增收利税400万元左右。实施进度:2008年1月~2010年12月,新品种育成优势材料组合20份,审定新品种1~2个。2008年4月~2009年4月,开展品种配套优质、高效、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集成优质棉标准化栽培体系1~2项。2008年11月~2009年4月,建成标准化科研基地100亩、制种基地2000亩及农田基本配套设施。2009年3~10月,优质棉标准化栽培技术生产示范。2009年7月~2010年7月,开展“三丝”控制技术研究和棉花流通体系构建与示范。2009年10月~2010年4月,建成5万亩订单生产示范样板基地。2010年4~11月,进行棉花订单生产示范。2010年12月项目竣工验收。

23、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4F1的示范推广

2009年,荆州农科院实施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4F1的示范推广”项目,项目总投资80万元,项目区在天门市多祥九湖沟和石首市大垸镇。项目内容: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双抗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4F1。示范推广鄂杂棉24F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有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大田综合管理和高效栽培模式等技术。进行核心示范与科技培训。集成鄂杂棉24F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考核指标:示范面积2万亩,核心示范2000亩。每亩较历年平均生产水平增产10千克,增产幅度10%以上。每亩直接生产成本下降10%左右,农民纯收入增加10%以上。培训农民2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份。大田优质棉率达90%以上,良种应用率达100%。

24、长江中下游转基因水稻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建设

2009年6月起,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荆州市农科院生态试验点实施长江中下游转基因水稻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具备每年进行10~20份转基因水稻材料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评价能力;对30~40个转基因新品系和杂交组合进行比产试验、田间抗性评价及品质测定。建设20亩功能区,建立独立排灌系统和与周围水稻田隔离200米以上,3米高的隔离墙及防鸟网系统,每块田独立进出水,沟、渠、路水泥硬化。用于转基因水稻新材料田间试验和获得国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证书或生产试验证书的定型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新组合的品比试验、高产示范及大面积展示。该项目2010年底完成。

25、杂交棉新品种荆杂棉88F1的示范推广

2010年,荆州农科院实施湖北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杂交棉新品种荆杂棉88F1的示范推广”项目,项目总投资127万元,实施推广地点在沙市区岑河镇千斤渊和潜江市熊口镇游子湖,推广面积各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各800亩。项目内容为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双抗杂交棉新品种荆杂棉88F1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有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大田综合管理技术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等;开展核心示范与科技培训;集成荆杂棉88F1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项目批复后,农科院积极与实施单位对接,落实项目实施各单位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归属,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实地考察、走访,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2009年8月21日,为使项目区农民先期了解推广品种,农科院组织典型农户到潜江市后湖农场荆杂棉88F1高产示范现场观摩,消除疑虑,增强信心,奠定实施基础。农科院与农科贸开发总公司等单位签订种子、配方肥料和高压汞灯供货协议,确保生资优质、优惠、按量、按时供应。种子供应中,核心项目区棉种集中由实施单位根据农户棉田面积发放,并登记造册,签字存档,发放中由市农发办、荆州农科院共同监督,保证棉种全数、准确发放到位。辐射区凭卡购种,镇政府根据农户面积,每亩发一卡,并登记造册,签字存档,农户凭卡到镇农技中心购种,享受每袋12元优惠。肥料供应上,2010年2月上旬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区取样检测,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科学配比棉花专用肥料。根据田块检测结果,分别发放配方通知单,让农民了解田间土壤肥力状况,选择自行配备或购买。核心示范区由镇农技中心按面积发放配方肥。高压汞灯根据项目区田块情况合理设计,按计划资金据实预算,报市农发办审核后,由供应商组织安装。培训工作中,将农村科技骨干培养和科技示范户培植作为重点,抓好系统讲授与技术资料结合,关键技术讲解和现场示范指导结合,大面积推广与核心示范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结合,电视媒体与专家咨询服务结合;组织现场考察、现场培训、田间辅导;制作培训代金劵,农户培训时现场交付。成立财务管理小组,设置项目专帐,严格执行“推广方案”费用预算和资金使用范围,接受市农发办的监督和指导,做到项目资金不挪用,不截留,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注重技术推广成效,把技术强化与可持续性放在首位,通过示范,培植一批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收集湖北棉花主栽品种和农科院最新成果,进行品种展示,了解各品种特征特性,为科技推广贮备品种资源;开展瓜棉套种新模式新技术探索与示范,挖掘品种增效潜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集成组装棉花高产优质节本栽培技术体系并示范,探索棉花增产增收途径。

26、鄂甜瓜5号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2010年,荆州农科院利用自育国审(鉴)甜瓜品种鄂甜瓜5号,开展多项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形成新配套综合技术;开展该品种及综合技术配套示范。为荆州市乃至湖北省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示范样板和技术支持,丰富我国厚皮甜瓜“南移东进”实践。鄂甜瓜5号是我国首个适应湖北气候、露地生产的厚皮甜瓜品种和湖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甜瓜品种,生产优势及水平全国领先。项目首次针对优势甜瓜品种开展多种配套技术集成研究。

项目内容及实施方案: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与示范,包括育苗基质,育苗设施、育苗季节和育苗管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与示范,包括无公害管理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高效间套种技术与示范,甜瓜与棉、麦、油、菜、玉米等多种作物间套种模式。反季节生产技术与示范,大、中、小棚等设施条件下春提早、秋延后生产技术。用一年时间在沙市区、荆州区和公安县3个核心示范区,开展一年两季、多点、多模式方式示范,早春和延秋各一季;组织2次现场观摩会,早春和延秋各一次,累计培训人员400人次;形成综合栽培技术操作规程。技术经济指标:品种适应性强,含糖量15~19%,高抗白粉病和霜霉病,常温可存放10天以上,果实发育期28~30天。肉厚3.0厘米以上,外型美观,风味佳,爬地栽培亩产1500~2000千克,亩产值3500元,立架栽培亩产2500千克,亩产值7500元。

社会经济效益:该项目为社会公益性研究项目,经济效益仅限于品种开发。以荆州市为例,到2011年面积达到10万亩,如果全部采用项目研究技术,种籽需求量为3000千克,直接经济效益600万元。按平均每亩净增效1000~1500元,全市每年累计增效近1.5亿元,利用多种套种模式提高农田综合效益,降低农药、化肥使用成本,社会效益显著。